利剑之下侥幸难存
发布日期:2017-09-13 浏览次数:8365 发布人:安徽省乐玩lewin集团
“侥幸心理,,,,,有的时候还有一点自以为是,,,,,违规违法这些事情,,,,,心想也能蒙混过关。。。。。”在专题片第三集《震慑常在》里,,,,,安徽省原副省长杨振超面对镜头,,,,,回顾自己当初面对中央巡视组时的心理。。。。。
这种心理,,,,,是许多违纪者的共性。。。。。侥幸的背后,,,,,是花样的违纪手段,,,,,是一个个如意算盘。。。。。“谋取私利的方式非常隐蔽,,,,,采用了大量手段防范调查。。。。。”不仅杨振超有着自己的“七十二变”,,,,,许多违纪者也把自己藏得很深:把与老板的合影剪碎了冲进马桶,,,,,拉拢工作人员……但机关算尽,,,,,都是毫无意义。。。。。伪装得再深,,,,,也逃不过巡视组的火眼金睛;;;;;花招再多,,,,,也敌不过巡视组“道高一丈”。。。。。利剑一出,,,,,锋芒毕显。。。。。巡视所到之处,,,,,一张张假面具被撕下,,,,,一个个招数被戳穿,,,,,贪官纷纷落马,,,,,真正体现了巡视强大的震慑力。。。。。
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,,,,,巡视是“国之利器”“党之利器”。。。。。利器之利,,,,,在于如老鹰般敏锐而精准地发现问题。。。。。在巡视的“探照灯”和“显微镜”下,,,,,再小的细节、再隐蔽的腐败“癌细胞”都一一暴露,,,,,不留死角。。。。。数据显示,,,,,中央纪委立案审查的领导干部案件中,,,,,超过60%的线索来自巡视。。。。。那些心存侥幸者、自以为是者最终美梦破灭,,,,,那些百般抵赖者、妄图掩饰者只会无处遁形。。。。。
利器之利,,,,,在于巡视不是“一阵风”,,,,,不是巡视一回就完事,,,,,而是出其不意,,,,,再杀“回马枪”,,,,,对各类问题揪住不放。。。。。有的贪官抱着过关心态对待巡视,,,,,觉得“能躲过去”。。。。。巡视组来了,,,,,想尽办法掩饰问题,,,,,巡视组一走,,,,,就以为平安着陆,,,,,违纪行为变本加厉。。。。。有的巡视整改不坚决、不到位,,,,,责任不落实,,,,,消极应对,,,,,问题依旧。。。。。通过巡视“回头看”,,,,,让搞“假把式”、妄想“闯关者”纷纷败露,,,,,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信号,,,,,始终保持震慑氛围。。。。。
利器之利,,,,,更在于在过程中不断创新,,,,,锋芒愈显,,,,,拔剑更快,,,,,出击更准。。。。。从“一次一授权”到“三个不固定”,,,,,从开展专项巡视,,,,,到探索机动式巡视。。。。。应对狡猾的贪腐者,,,,,巡视组有各种“独门绝技”。。。。。用广泛谈话、核查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发现蛛丝马迹,,,,,用下沉一级了解情况,,,,,全面搜集线索……巡视不断创新方式,,,,,纵深推进,,,,,提炼出多项有效管用的制度和方法。。。。。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》将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行之有效的巡视工作方针和经验做法,,,,,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,,,,,让震慑的效应进一步发挥,,,,,遏制腐败的作用进一步突显。。。。。
“诛一恶则众恶惧。。。。。”震慑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震慑,,,,,更在于拉响警钟,,,,,促人清醒,,,,,让那些心存侥幸者、心存幻想者知畏知止。。。。。一桩桩案例,,,,,一项项措施,,,,,提醒广大党员干部,,,,,利剑始终悬在头顶,,,,,唯有遵规守纪才能行稳致远。。。。。
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)